今年以來,隴南緊緊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,堅持以山水為本底、以生態為特色、以文化為靈魂、以旅游為載體,聚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。
全市2066個生態文明新農村和2644戶農家樂、農家客棧,以及部分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重點村,為游客在鄉村與城市之間保留一處精神療養空間;油橄欖、核桃、綠茶、木耳、蜂蜜等綠色農產品和藥膳包、黃芪茶、銀杏等道地的藥食同源保健品,可讓游客體驗舌尖上的“療愈”……隴南打造文旅康養勝地,正是基于這些優良的資源稟賦和多年發展凝聚的基石。
據悉,目前,隴南市已建成國家森林鄉村25個、國家濕地公園2個,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2.78%。
特別是今年,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55%。官鵝溝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審,創建國家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、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8個。全市游客接待量達到1662萬人次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3億元,分別增長15%、13%。
在具體舉措上,隴南要——
堅持把文旅康養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柱產業,構建“一核、兩心、三軸、四區、十線、百村”全域旅游格局。
著力打造品牌大景區,形成以5A級景區為引領的多層級旅游景點矩陣。
著力構建隴南——九寨溝大旅游圈,增強承載力、吸引力、競爭力,讓更多人“游在九寨、樂在隴南”。
著力發展鄉村旅游,立足全域化多業態方向,提升鄉村品質,增強服務能力,豐富旅游內涵,促進鄉村旅游效益最大化。
著力打造文旅康養產業集群,大力發展康養+農業、醫療、運動、旅游等新業態,叫響“南北過渡帶、康養隴之南”品牌。
傳統文化被充分挖掘利用,紅色文化被廣泛傳承弘揚,康養產業快速發展壯大,建成一批高品質的康養基地,開發一批高熱度的旅游線路,實現與周邊大旅游景區互聯互通……
放眼未來,顏值與氣質“雙修”的隴南,大有可為!